您的位置: 首页 » 佛学漫谈 » 佛教文化 »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(4)
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(4)
编辑:蓁山观音寺 日期:2018-11-12 06:00



【所觉之道名法。学佛道者名僧。则一体无别矣】:


“佛”者觉也,始觉之智名佛宝。诸佛与众生都同具本觉的理性,但身为众生,为无明烦恼所隐没,在诸佛则始觉之智而显现。佛在菩提树下成道,所觉悟的道理即名为法,亦即“法宝”。“法”即究竟的真理,究竟解脱的方法,佛对此已经亲证。在《大般涅槃经》中说:我亦有师,以法为师。修学佛道的出家人名为僧。僧人依照“法宝”修行,欲证得真如自性,使始觉和本觉能够和合为一,以至最终证得佛果,这个阶段叫做僧宝。僧分圣僧、凡夫僧两种,圣僧即属于理体三宝,而圣僧也是从凡夫僧走过来的,凡夫僧经过修行才成为圣僧。“一体无别”也就是指“一体三宝”,这是佛为我等迷茫众生所说的道理。就是说佛法僧是一体三宝,三者没有区别。

另外理体三宝也是一体的,即“五分法身为佛宝、灭理无为是法宝、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”。此理体三宝其实是同一个体,只不过是从佛僧所证的理上有所不同,而区别为三。所以说佛、法、僧三者是一体的,没有分别的、不可分割的。关于“一体三宝”等四种三宝的解释,可参看“持犯篇”里的“皈戒仪轨”。

【始学时名僧,终满足名佛。僧时未免诸过,佛时一切恶尽,一切善满也。今我未出家学道,名俗人。回俗即是道器。如此深思,我亦有道分,云何轻侮。宜志心皈依,自作出家因缘者。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】:

刚开始剃发染衣,辞亲出家,入道学习佛法者名为僧;当证得妙法,修行圆满具足的时候即名为佛。即出家为僧是因,修行成佛为果。刚出家的僧人作为凡夫,尚有贪嗔痴慢等诸多毛病习气,难免有失威仪的地方,会违背戒律犯下过失。而一旦戒行圆满,至成佛以后则业尽情空,一切恶业消尽,一切善行圆满具足。

现在我等居士还尚未出家修行者,即名为世俗之人,但如果能回转世俗的心,放下世间的一切出家修行,也就是修道的法器。如此深深思惟,我也有出家修学的道分啊!僧人是我修学的目标,出家就是我将来归宿,我怎么能对此轻慢侮辱呢!要知道轻慢僧人,那是断绝自己的修行道路,实际上就是在轻慢自己啊。“回”即回转、调头的意思,这里指回转世俗之心。“道器”指人身而言,如世间的器皿可以盛东西,人身可以修道,所以用道器来比喻。所以应当诚心恳切地礼敬三宝,应当至心皈依僧人,这就是在给自己种下出家的因缘,成佛的种子。此为我们围绕忆念佛法僧的大意。

《资持》解释说:【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,初念三宝。佛僧能觉,因果虽分,所觉道同,故云一体。道即诸佛果源,众生心本】:

第二段,“想念慎护等法”,说明进入寺院应该如何思惟,如何谨慎护持自己的想法。首先说明要忆念三宝。佛和僧都属于能觉,二者只是在因果上有所分别,僧将来所觉的“道”和佛是相同的,即现在出家为僧即“因”,将来成佛为“果”。所以说为“一体”,亦即佛所说的: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。

“道”即诸佛果德之源,“道”即指佛道,我们的如来藏性,也是一切众生自心的本性。

【极证名佛,始学名僧。僧现学法,终至佛果。若此待僧,岂容轻侮】:

证得究竟果位时名为佛,刚开始修学时名为僧。僧人现在修习佛法,是在走过去诸佛的道路,去掉无明妄想和一切的毛病习气,最终直至佛果。过去诸佛的修行都是从出家为僧开始的,十方诸佛无一在家相。如此看来,僧人都是未来诸佛,我们岂能轻视侮蔑?所以护持恭敬僧人,也就是在恭敬未来诸佛,恭敬自己的法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