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» 佛学漫谈 » 佛教文化 »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(8)
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(8)
编辑:蓁山观音寺 日期:2018-11-16 06:00
第二支 斥非法

“斥非法”说明,如果不明白在寺院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,就会造作各种非法的行为。这一支共有两段,“初示入寺本意”是第一段,首先说明了入寺、建寺、供僧的意义,分别为:作入道之缘,开净土之因,为出离之轶。如果不懂进入寺院的意义,就很容易造作非法的事情。

“二明非法之相”是第二段,主要说明违反了以上三点,以及违反以后的果报。两段采用对比说明的方式。

▲《事钞》云:“凡入寺之行,与俗人作入道之缘。建立寺者,开净土之因。供养僧者,为出离之轶也。”

《资持》释云:“初示入寺本意。入道缘者,善根由发故。净土因者,心静净故。出离轶者,期解脱故。轶即是辙,车所从之道也。”

梵语sajgharama,音译为僧伽蓝摩,又作僧伽蓝,翻译为“寺”,sajgha意为大众、和合僧,rama意为园林,意思为“僧众所住的园林”。所以“寺”又可称为僧园、僧院。

佛在世时,频婆娑罗王为了请佛说法,在王舍城修建了竹林精舍,此为印度佛寺之始,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。后来其他人陆续为僧团供养了祇树给孤独园、鹿子母讲堂等诸多寺院。

东汉时,明帝夜梦金人,于是派使者西行求法,遇到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尊者及竺法兰尊者以白马驮经东来,两位尊者最初住在用于招待外宾的洛阳“鸿胪寺”。在此翻译了传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——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,又绘画供养了释迦牟尼佛像,由是佛法僧三宝具足,视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。由于长期居住在鸿胪寺不便弘扬佛法,于是第二年汉明帝命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造一座寺院。为纪念白马驮经的事迹,故取名“白马寺”,此为中国第一座佛寺。

以前“寺”还同时用来称呼官署,例如“鸿胪寺”就是用于招待外宾的。隋唐以后,把寺作为官署的名称越来越少,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,成为僧人住所的通称。隋大业年间,隋炀帝曾经诏令全国寺院改名为道场,至唐朝时又改回,还是称为寺。但后世也因此而沿用了道场作为寺院的别名,主要是为说明寺院是修行之地。因为在佛经中也经常提到“道场”一词,“道场”表得道、圣道、弘化等意思。如《楞严经》中的“于十方界坐道场”,《维摩诘经》菩萨品中的:“直心是道场、三十七品是道场。”

寺院是弘法利生之地。被六亲眷属所缠缚,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世间人,心里得不到一丝安宁。故需要来到寺院礼拜三宝、听闻佛法或修行,感受道场清净无求的氛围,让自己繁乱的心得到安慰。所以说“与俗人作入道之缘。”

令众生心有所依,为世间存一份净土,是建立寺院的目的之一。“开净土之因”,不单指西方净土,而是泛指所有的净土。心净国土净,所以能化世界的热恼为清凉。

寺院也是出家人修行的场所。僧是三宝之一,是佛法的继承者,传播者。因严持戒律,日中一食,不畜金钱,以清净度众,堪为人天师表。在家人向僧人学习,及供养护持僧人是修习佛法的一种重要方式,不但可以培植福报,而且也给自己种下了得度因缘、成佛之因,将来和僧人一样,远离世间,得到解脱。这就是“出离之轶”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往僧坊者有其七法:一者生信,二者礼拜,三者听法,四者至心,五者思义,六者如说修,七者回向大乘利安多人。住是七善最胜最上,不可譬喻。(见该经卷十五,此为简略取其含义。)

即使对以上的法不明白,而进入寺院,也可以种下无量的善根。如《法华经》说:“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”

《资持》解释说:《事钞》首先要说明进入寺院的本意。进入寺院礼敬三宝,能为人做入道之缘,使自己福报具足,由此生发善根,引发过去生中的善业。通过礼敬三宝,又可以使善因继续增长。净土因者,人来到寺院,心里得到宁静,得到清净,种植往生净土之因。

由于供养护持僧人,看到出家人清净无染,而自己还沉迷在五欲之中,不能自拔,由此而生惭愧心,期望自己也能早日出家,得到解脱。

“轶”即是车辙的意思,即途径、轨道的意思,就好像车辆行走过的道路一样。出离的轨道就是出离世间苦海,走上解脱之路。

△《事钞》续云:“今末法中,善根浅薄,不感圣人示导,仅知有寺而已。不体法意,都无敬重佛法,超生因缘,供养福田,而来入寺也。(如此者多,非谓全无敬信者。)多有人情来往,非法聚会。又在寺止宿,坐卧床褥,随意食啖。乞索取借,如俗去还,逐意则喜,违心必嗔。系缀胸抱,望当图剥,犹牛羊之抵突,恣顽痴之鄙情。或用力势逼掠,打扑抄夺。具造恶业,必死何疑。一但横骸,神何可灭,随业受苦,永无救护,可共悲哉。(非三宝不能救,由此人不可拔)若有智之人,终不行此。敬重寺法,准而行之。护惜三宝,咨请法训,自招大益。故经云:众僧良福田,亦是蒺藜园。斯言实矣。当知衰利由心,非前境咎。”

《资持》释云:“二明非法之相二,初叙无知。仅,犹略也。不体法意者,总迷上三也。都无下二句,反上因缘也。供养福田,反上出离轶也。多下,次出非法三节,初叙无智造业又四,前斥聚会。今世多然。又下斥侵毁。图剥谓谋害。抵突即触犯。恣顽痴者,即不畏因果。或下斥规夺。具下总示因果。二明有智获益。三引经合证。经文双喻,下云衰利,即合田园。蒺藜有刺,如菱而小。前境,谓僧寺。”(已上皆见《事钞记》卷三十九)

《事钞》:【今末法中,善根浅薄,不感圣人示导,仅知有寺而已。不体法意,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,供养福田,而来入寺也】:

在现在这样的末法时期,众生的善根福报比较浅薄,所以不能感得圣人垂示开导。一些人仅知道有寺院而已,而不知三宝的功德,进入寺院也不知拜佛,不知敬僧;或者见到寺院,也匆匆而过,不知进去礼拜;或者到寺院,也不是为了来供养护持三宝培植福田。所以就无法体会入寺法的真正意义。因为内心没有敬重,就没有了生脱死,超越轮回的因缘。

【如此者多,非谓全无敬信者】:

现在像这样的人比较多,但并不是所有来寺院的人,都不知恭敬三宝,对佛法没有信仰和了解。还是有人知道恭敬修行的。在此,我们每个人都要引以为戒,要反观内心,检查自己来寺院的行为是否如法,是否属于“全无敬信者”。

《资持》:【二明非法之相二,初叙无知。仅,犹略也。不体法意者,总迷上三也】:

第二段,说明非法的相状,这里又可分为二个小段落,即:初,叙无知。首先叙说人无知的情形。次,出非法。(出非法的内容放在下一段讲述)

仅,是粗略,简单的意思。人进入寺院,而不能体会法意,都是因为不懂,根本不知道上面第一段所说的三点利益,所以说“总迷上三”。